2024-06-29
踔厉奋发四十载,砥砺前行谱华章。6月29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副省长雷思维出席并讲话。州委书记何谋保,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高君智分别致贺辞。
教育部、国家民委发来贺信。
省政府副秘书长侯永强,省教育厅厅长张国珍,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张树杰,省直相关部门、省内外高校、省内相关县市负责同志,州领导杨武、王建军、仁青东珠、王国军、王芳、杨永红参加活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校长贡力主持,部分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
雷思维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向为学校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老教师、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自1984年建校以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扎根雪域高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与民族共命运、与改革同步伐,走出了一条在高海拔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的不平凡道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突出高原生态区域经济学科,持续推进民族文化研究传承,成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一颗明珠。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全力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5万名,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扎根高原建功立业。做出了卓越的社会贡献,坚持立足甘南、服务全省、面向全国,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甘肃发展正处于蓄势待发、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教师教育、区域文化和高原产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民族师范大学,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何谋保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4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向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长期以来对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40年校地携手并肩,推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一路成长、一路辉煌,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学校的学科建设、研究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办学水平持续提升,立德树人结出硕果。40年校地结伴同行,推动甘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行稳致远,学校坚持服务于地方发展、服务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累计培养输送2万余名甘南籍学生,为甘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人才、智力支撑。40年校地亲如一家,推动双方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不断深化在生态、农牧、文旅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希望学校以40周年校庆为契机,总结办学经验,展示办学成就,坚持高站位培育时代新人,全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普及推广、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坚持高质量推动特色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高效能守护筑牢阵地,扎实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行动,坚持高水平开展校地合作,共同建设和谐甘南、美丽甘南、富裕甘南、幸福甘南、平安甘南,共同建设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先行区,共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样板区。
王占仁代表兄弟院校致辞,他说,40年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秉持“和合大美、自强不息”的校训,发扬“缺氧不缺志气,艰苦不怕吃苦”的办学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下,学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影响力持续增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甘肃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科技振兴、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书写了民族高等教育的壮丽篇章。站在新的起点上,西北师范大学愿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及其他兄弟院校一起,扎根中国大地,以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为价值追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精准把握“省之要者”,持续聚焦“民之盼者”,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具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时代新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君智简要介绍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4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各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说,学校先后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甘肃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建校40年来,学校始终秉持“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书写了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的生动篇章;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书写了立德树人、薪火传承的生动篇章;学校始终投身促进民族团结、助力强国建设的宏伟事业,书写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篇章;学校始终牢记扎根西北大地、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书写了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动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庆祝大会结束后,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参观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师生书画作品展、高原动植物认知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馆、河洮岷文献典藏室、藏文文献典藏室。
记者 韦德占 李文梁 孙晓东
编辑 杨去草
责任编辑 史志锦